找到相关内容1048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信仰佛教的好处

    ,使人可以过着一种较合理、高尚的生活。  一般来说,宗教对于悲观的人,具有安抚宽慰的作用;对于为非作歹的人,更具有吓阻警惕的效力;对于纯洁善良的人,同样地亦能有所鼓励和嘉勉。  本文所要讨论的是信仰...不外乎悲观和乐观两种。  1 悲观:认为人生短暂,生命空虚,人活着就是在等待死亡。因此,整天愁眉苦脸,萎靡不振。  2 乐观:这一类人也不是真的“快快乐乐地过日子”,因为他们的生活没有目的和意义。他们...

    林世敏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74347598.html
  • 原始佛教的历史起源问题

    悲观的色彩。但是基本调子仍然是乐观的。   代表这种思想的是婆罗门。   与此同时,还有另外一种人代表另外一种思想。这就是婆罗门教、佛教以及当时其他教派所谓的沙门。   沙门是什么样的人呢?在《...因必有果,反正总是要转生的。可是他们又厌恶生,不想再转生。于是就想尽了种种办法,希望能跳出轮回。他们认为,苦行是达到这个目的的手段。   显而易见,所有这一切想法的基础是悲观主义。有这种主义的人决不...

    季羡林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8/09394089266.html
  • 幻与寂的空间——浅谈日本禅宗写意庭园的美学意匠

    表现出一种泛神宗教式的崇拜,多少带有一点悲观色彩,这是二者最为典型的区别,中日审美心理为什么会产生如此区别,倒是非常值得研讨的一个话题。  上古的日本民族还保持着对自然泛神崇拜的信仰,因此对自然美...属于宗教神学体系,能够更好的与日本本土的神道教等泛神崇拜的思想产生契合。因此在日本人的人生观方面产生了比儒学更大的影响力。佛教悲观遁世、向往极乐净土的人生观一传入日本就产生了很大的影响,改变了日本人的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500257868.html
  • 略谈佛教人生观与真快乐之道

    一般人对人生的看法,不外乎悲观乐观两种。悲观者认为人生短暂、生命空虚,活著就是等待死亡,因此整天愁眉苦脸,萎靡不振。乐观者亦非真的“快快乐乐过日子”,反倒多因其生活没有目的意义,只是抱着“及时行乐”观念,用短暂的狂欢、纵欲、热闹来麻醉自己的感官和心灵,他们对生命的意义和生活的目的既漠不关心也不想了解。佛教的人生观,严格说来,既非如上之悲观也非如上之乐观,或可勉强称为“中观”。“中观”的人生观既不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02145502.html
  • 其实人人都需要佛法

    人生的问题,目的就在于让人对人生获得正确的认识。一般人对人生的看法,不外乎悲观和乐观两种。悲观者认为人生短暂,生命空虚,人活着就是在等死。因而,整天愁眉苦脸,萎蘼不振。而所谓乐观者,其实也不是真正“快快乐乐地过曰子”,他们只是抱着“及时行乐”的观念,用狂欢、纵欲、热闹来麻醉自己的感官和心灵,他们并没有生活的目的和意义。而佛教的人生观,严格来说,既不属于悲观,也不属于乐观,勉强用一个词来概括,可称谓为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20045739.html
  • 普陀山——观音灵地之路

    山和南禅寺能这样长年互交友谊是观世音菩萨慈悲的结果。在《观音经》中,世音前冠于“观”,是为了说明“真观,清净观,慈观,悲观,广大智慧观”的“五观”。  “真观”是指世间中看得见的真实情形。  “清净观”是由真观的视角,用清净的感觉看世间。  “悲观”是以他人的痛苦作为自己的痛苦接受的感性。  “慈观”是把自己的喜乐能施与万众的人。  “广大智慧观”是在(真观,清净观,慈观,悲观)的基础上,比至今...

    中村文峰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205039342.html
  • 生与死

    无能为力的了。   道家用辩证的方法来齐生死,充其量也只能描绘出生死轮回的宛在,像“物,方生方死,方死方生”等等,岂能有助于生死的解脱?强作达观,多少也抹上了一丝悲观的色彩。   至若所谓“生则...是故筮卜之道大行,相命之术大兴,胡言乱道之下,坐待黄鹄者有之(终必倒楣),悲观厌世者有之(殊为可惜),强作主宰,自求多福者,终不一觏,有之,明袁了凡居士而已。   居士刚劲内蕴,英华早发,夙植德本,...

    耕云先生

    |安祥禅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5/11/1051402143.html
  • 圣严法师答:一定要看破红尘之后才能学佛吗?

    再起的信心和勇气,在穷途末路,心灰意冷之余,就到佛门中找一条苟安偷生之路,所谓:伴著青磬红□,了此残生。这景象是非常消极、悲观,甚至悲惨的!佛门中的确有这种人,但这绝对不是进入佛门学佛者的通途和正途。 ...饮食男女、醉生梦死,苦恼终生而不知生为何来,死向何去?活著的时候放不下,要死的时候舍不得,所以佛称他们为可怜愍者。第二类人是厌世者,他们或是愤世嫉俗,或怀才不遇;或是消极、悲观,对于生命抱著无可奈何的...

    圣严法师

    学佛群疑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7/07/11414211661.html
  • 佛教在21世纪之前瞻与思考

    核子武器与生化武器将会摧毁整个现代文明,人类将会回到比上古更荒蛮的时代,这是一种比较悲观的论断。   3、有人乐观地认为,随著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,二十一世纪的人类,可乘宇宙飞船作太空旅游,或移民到月球...恶人,世间无毒物,仿佛是佛经中”北俱卢洲”式的再现。   4、根据佛法的观点来看未来的世界,悲观或乐观的一切都有可能,都不可能。因为:”我佛大沙门,常作如是说,诸法...

    菩提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242839609.html
  • 人身难得 珍惜生命

    生命中的人;所以杀人犯罪,而自杀既不慈悲也无智慧,也是有罪。佛教认为自杀也是一种杀生的行为。  为什么有些人会选择以自杀来作为解决问题的途径呢?因为当一个人在面对极度消极、悲观、恐惧、失望、无奈、厌倦...现实的做法。  人活在世上总会遇上种种的不幸。毕竟人的生命是很脆弱的,所以人很容易感知生命的世界,无法钝化自己的神经,处理不好生活当中的不幸就很容易陷入悲观、绝望的消极境地。   古人云:“不经一番彻骨...

    释宏满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55252729.html